由于過去采血后血液自然凝固,血液從離心到測定放置時間長,影響了分析儀的多種功能的充分發揮。為了迅速推進檢測技術的快速化,往采血管中添加分離膠、促凝劑縮短了血液凝固時間。分離膠促凝采血管的應用,是采血初級階段重要質量控制,同時也制備了高品質的血清標本。從保護室內外環境角度考慮,采血管的應用,減少血清杯及塑料試管的用量。
德晟血清分離膠
血清分離膠是由疏水有機化合物和硅石粉組成,具有觸變性的粘液膠體,其結構中含有大量氫鍵,由于氫鍵的締合作用形成網狀結構,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用網狀結構被破壞變為粘度低的流體,當離心力消失之后又重新形成網狀結構這種性質被稱為觸變性(thizotropy)。即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對這種粘液膠體施加一定的機械力,可從高粘度的凝膠狀態變為低粘度的溶膠狀態,如果機械力消失又恢復原來高粘度的凝膠狀態。由機械力作用產生的凝膠和溶膠的互變現象首先由Freundlich 和Petrifi 命名。為什么由機械力的作用會產生凝膠與溶膠的互變現象呢?
觸變性是因為分離膠的結構內部含有大量氫鍵網狀結構之故。在常溫下氫鍵比較容易被切斷引起再結合。硅石表面具有硅羥基(SiOH),形成SiO 分子凝聚體(初級粒子),在這種初級粒子間以氫鍵連結成鏈狀結合粒子。這種鏈狀硅石粒子與構成分離膠的疏水有機化合物的粒子間更進一步形成氫鍵而產生網狀結構,構成具有觸變性的凝膠狀分子。
分離膠比重維持在1.05,血清比重約1.02,血塊比重約1.08,當分離膠與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試管中離心時,由于對分離膠施加離心力而引起硅石凝聚體中的氫鍵網狀結構被破壞變成鏈狀結構,分離膠就成為粘度低的物質,比分離膠重的血塊就移到管的底部,分離膠發生返轉現象,形成管底部血塊/分離膠/血清三層。當離心機停止轉動失去離心力后,分離膠中硅石凝聚體的鏈狀粒子間再次由氫鍵構成網狀結構,恢復初始高粘度凝膠狀態,在血清和血塊間形成隔離層。
另外,檢驗醫學實驗室廣泛采用了一次性疏水性塑料試管,延長了凝血時間。其塑料試管在與Ⅺ、Ⅻ凝血因子接觸時,被激活能力非常弱,采血后2~4h血液還沒有完全凝固,為此要在塑料試管內壁噴涂促凝劑加速血液凝固,能得到高品質的血清標本。
德晟一直堅守著血液檢測這個行業以市場為龍頭,以研發做保障,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做支撐,做精、做透、做出我們國家自己的品牌,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