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氨魯米諾檢測血跡的原理是什么?
相信不少人在美劇《CSI》和TVB的《法證先鋒》中經常可以看到檢驗犯罪現場血跡的畫面,這其中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檢驗方法就是使用發光氨來判斷。1928年,它首次被發現氧化時可以發出亮光,后來就不斷有人利用這種特性去檢測血跡,尤其是在刑偵和化學示蹤領域里格外受重視。使用它來檢測,不僅靈敏度高且對封存已久的血跡也依然有反應現象,那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能夠檢測封存已久的血跡,其原理是什么?下面具體給大家聊聊。
一、發光氨是什么?
其實它與魯米諾是同一種物質,是一種很穩定的人工制備有機化合物,化學名稱為3-氨基苯二甲酰肼,常溫狀態下其外觀為黃色粉末,同時作為一種強酸,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犯罪現場肉眼無法觀察的血液,可以通過它來展現出來。
二、檢測血跡的原理
在檢驗血跡時,因血跡中含有血紅蛋白,人體吸入的氧氣就是依靠這種蛋白質輸送到全身,而血紅蛋白中又含有鐵元素,當其被催化后會分解成水和單氧,這樣就能使發光氨發出藍色的亮光。此種檢測方法格外敏捷,即使肉眼不可見的一小滴血落到裝滿水的缸內也能檢驗出來,并且它反應所需要的催化劑量非常少,能夠減少使用成本。
三、發光氨使用方法
1、在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物洗滌后,準備加入發光氨底物液。
2、加入發光氨底物時,可將化學發光底物液A和化學發光底物液B等體積加入。
3、依照實驗要求,加入加入相應含量的混合底物液,再置于室溫環境中暗處放置5分鐘。然后進行檢測得出結果即可(發光值RLU)。
發光氨是發光實驗中重要且必須使用的試劑,它的質量決定了使用效果,所以在采購時需重點關注質量是否達標。德晟作為發光氨魯米諾的專業供應商,產品純度高達98%,且發光迅速穩定,使用方便,有利于各種實驗檢測。若不放心另有專業研發人員指導使用,保證使用無憂,如果您有意向,歡迎點擊網站咨詢詳情!
